辰溪县1-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
开年来,在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下,全县人们真抓实干,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发展基本平稳。但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,传统产业发展下行压力加大,新动能体能小,未能完全抵补传统动能下滑影响。
一、1-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运行情况
2018年1-2月份,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6%,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.3个百分点。分三大门类看,采矿业增加值下降8.4%,制造业增长24.9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1.0%。分经济类型看,集体企业增长87.5%,股份制企业增长6.5%,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1.6%。
二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
㈠园区规模工业集聚。火马冲工业集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.0%,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快28.4个百分点,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达154.6%,拉动规上工业经济增长10.2个百分点。
㈡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。全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4.3%,高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7.7个百分点。尤其是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,增长188.7%,高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82.1个百分点。
㈢农产品加工企业来势较好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上年同期的4家增加到目前7家,实现总产值0.87亿元,增长81.3%。其中,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.9%。
㈣用电量指标快速增长。1-2月份,全县全社会用电量8761万千瓦时,同比增长18.6%;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665万千瓦时,同比增长70.0%,增速比全社会用电量快51.4个百分点。
㈤企业复工生产明显。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强力推动下,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,2017年底,实现了华中水泥、华荣硅业等重点企业开工复产,也是前2个月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实现高位增长的主要原因。
三、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
㈠大企业支撑力弱。从产值来看,2018年1-2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家,过亿元0家, 0.5-1亿元1家;0.1-0.5亿元17家,0.1亿元以下19家。从规模来看,没有一家大型企业。
㈡高技术企业数量少。全县37家规模企业,高技术企业10家,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27.0%。大部分高技术企业规模小,产值小。部分高技术企业是来料加工企业,附加值不高。
㈢重点行业拉动力减弱。1-2月,全县工业14个主要行业增速9个行业呈正增长,5个行业增速下降。特别是增加值占比全市工业27.1%的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.1%,比去年同期回落1.4个百分点。从1-2月份分企业产值看,部分企业产值同比下降,其中,辰溪大洑潭水电有限公司产值下降了31.9%。
㈣停产半停产企业较多。据调查,2月,全县有9家规上工业企业停产(其中季节性停产5户),占全部规上企业的24.3%。因2017年的环保督察,全县的建材、化工、矿产等相关的企业相继停业整顿,造成部分企业一直无法正常生产,成为影响规上工业增长加快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四、几点建议
2018年,我县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,是实现脱贫攻坚的摘帽之年,也是决胜全面小康、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。针对日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,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,确保全县工业经济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,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。
㈠强化目标落实。一是各部门要按照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,分解任务,按照时间节点,逐月落实。二是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,切实加强对工业工作的领导,一手抓脱贫攻坚,一手抓产业发展,以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。三是建立“一企一档”工作平台,指定专人负责工业大数据建设,工业企业互联成网,做到辖区内不留死角。四是抓好经济运行监测,要把加强工业经济运行分析监测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抓好,用好“一企一档”工作平台,使其成为工作中的利器。
㈡强化企业帮扶工作。一是深化县管干部联系企业制度。推进领导“一对一”联系企业制度,建立全天候运行机制,联系领导可通过“一企一档”工作平台实时掌握企业动态,及时化解企业遇到的社会性、系统性经济风险。二是树立正确的政企关系观。划清政府和企业管理边界,建立亲清政企关系,多走基层走进企业,深入企业,了解企业,做企业家的朋友。推进“助企强企”服务年活动,加强企业调研和服务活动,要重点解决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,帮助企业降低外部生产经营成本。
㈢强化规模企业新增。淘汰落后产能,整治“低、小、散”企业,抓好“小升规”工作,做好新增规上企业统计,确保完成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目标任务。重视新增规上企业行业归属,做好增加值率的统计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