辰溪一季度经济实现了“开门红”
今年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,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、省、市各项决策部署,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,大力实施“一化四建”,着力落实“三点一线”战略定位,主动适应外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,积极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充分利用内部各种积极因素,不断克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新问题和新困难。全县经济运行开局稳定,一季度县域经济实现了“开门红”。
一、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成绩单
一季度,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GDP)26.12亿元,同比增长7.9%,高出全市0.6个百分点,排全市13个县市区第5位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0%,高出全市1.2个百分点,排全市第7位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.50亿元,同比增长18.5%,高出全市5.5个百分点,排全市第3位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.48亿元,同比增长11.0%,低于全市0.3百分点,排全市第12位。完成财政总收入2.64亿元,同比增长10.5%,高出全市4.1个百分点,排全市第9位;其中,地方财政收入2.03亿元,同比增长13.0%,高出全市10.1个百分点,排全市第5位。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0元,同比增长10.2%,高出全市0.2个百分点,排全市第8位。其中: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15元,增长8.1%,低于全市0.1个百分点,排全市第8位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元,增长11.2%,高出全市0.3个百分点,排全市第4位。
二、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
(一)三次产业协调发展,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保持强劲
1、农业生产总体稳定。一季度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.06亿元,增长4.8%。春夏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.58千公顷,增长1.3%,总产量3958吨,增长1.9%。油菜籽播种面积17.52千公顷,增长5.0%,总产量26880吨,增长5.5%。蔬菜面积6.05千公顷,增长6.7%。
2、工业增速平稳回升。一季度,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0%,比1-2月份提高0.4个百分点。全县规模以上工业13个大类行业中,有9个行业的增加值实现了正增长,增长面为69.2%。其中,农副食品加工业、专用设备制造业、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94.4%、208.2%和145.2%。
3、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强劲。一季度,全县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0.51亿元,增长36.0%,比上年同期加快10.9个百分点。
(二)三大需求表现各异,招商引资成绩显著
1、投资增速较快。一季度,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.50亿元,同比增长18.5%,比上年同期加快3.7个百分点。其中,完成项目投资8.54亿元,增长4.4%,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6.10亿元,占项目投资的71.4%。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增长,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.96亿元,同比增长307.0%。商品房屋销售面积8.70万平方米,增长27.3%,商品房销售额2.47亿元,增长9.6%。
2、消费市场继续放缓。一季度,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.48亿元,同比增长11.0%,较去年同期回落0.6个百分点。其中,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.76亿元,增长7.3%。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.0亿元,增长12.3%;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.49亿元,增长5.1%。按行业分,批发业1.14亿元,增长1.4%;零售业10.48亿元,增长12.6%;住宿业0.63亿元,增长9.0%;餐饮业2.23亿元,增长9.8%。电商飞速发展导致了全县购买力外流,影响消费零售额增长。
3、招商引资成绩显著。一季度,全县实际利用内资为13.34亿元,同比增长35.8%,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2.8%。
(三)质量效益稳中向好,财政收入稳步增长
1、财政收支增长较快。一季度,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.64亿元,增长10.5%。其中税收收入1.23亿元,增长4.1%。地方财政收入2.03亿元,增长13.0%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.35亿元,增长38.6%。
2、工业企业生产趋好。一季度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.30亿元,增长18.8%。实现利润总额0.58亿元,同比增长5.5%。企业亏损面为5.4%,比上年同期收窄2.7个百分点。
3、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。一季度,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0.73亿元,增长5.8%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长16.1%。其中商务服务业行业增长20.2%,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0.5%;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2.7%。
(四)民生改善力度加大,居民收入稳定增加
1、消费价格持续平稳。一季度,居民消费价格(CPI)同比上涨2.7%;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.1%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(PPI)增长1.0%。
2、就业形势稳定。一季度,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24人、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06人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.29%,控制在3%的目标以内。
3、民生投入持续加大。一季度,教育、社会保障和就业、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分别支出1.59亿元、2.32亿元和0.92亿元,分别增长34.7%、36.6%和37.3%,合计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42.6%。
4、居民收入稳定增加。一季度,全县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0元,增长10.2%。其中,城市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315元和2503元,同比分别增长8.1%和11.2%,增速快于GDP增长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.92,比上年同期缩小0.09。
三、存在的问题
(一)部分指标增速低于全市水平。从GDP核算的基础指标看,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下降88.5%,差全市平均(6.6%)95.1个百分点;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0.4%,差全市平均(10.6%)0.2个百分点;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5%,差全市平均(15.2%)0.2个百分点;房地产业单位从业人员数增长0.5%,差全市平均(6.8%)6.3个百分点;房地产业单位劳动报酬增长4.3%,差全市平均(4.7%)0.4个百分点;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增长7.6%,差全市平均(8.4%)0.8个百分点。从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看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.0%,差全市平均(11.3%)0.3个百分点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.1%,差全市平均(8.2%)0.1个百分点。
(二)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。一是重点企业支撑力度减弱。由于受节能减排等宏观经济政策影响,传统产业煤矿全部退出市场、化工和建材行业继续萎缩,持续稳增长压力大。二是停产半停产企业较多。由于市场、资金、环保督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,新宏大钒业、万发钒业、中盐株化、蓝伯化工等多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处于停产、半停产状态,恢复生产困难较大。三是企业成本增加,利润增速回落。受原材料、能源及运输等成本上升的影响,企业获利空间缩小,利润增速回落。37户规上企业利润总额为0.58亿元,增长5.5%,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.2个百分点。四是企业培育困难。由于我县工业企业整体规模小,加之受市场因素影响,企业生产难以快速增长,企业培强难度大。
(三)投资项目少、规模小。投资项目少。一季度,全县累计入库项目39个,比上年下降64.2%。项目规模普遍小。今年全县共实施重点项目64个,其中,计划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为6个,仅占项目数9.4%。计划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为29个,占项目数的45.3%,计划投资亿元以下项目为29个,占项目数的45.3%。
四、下一步工作打算
(一)抓好“三农”工作,夯实农业基础。农业的丰欠对农民增收至关重要,对全县整体经济影响较大。一是搞好春耕备耕工作,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,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生产,抓好农资服务和流通环节的物价管理,保证各项农业种植计划的落实。二是加强田间管理,确保油菜等农作物丰收。三是抓好新农村建设,改善农村基础设施,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,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,确保农民增收。四是积极做好引导,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,促进农村供给侧改革,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,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。
(二)采取有力措施,力促工业回升空间。一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,发挥主导行业支撑作用。一方面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优势,盘活生产潜力,延伸产业链条,提升产业层次;另一方面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度加工和精深加工业,以茶油、大米为主导,重点发展无公害食品、绿色食品、有机食品,发展我县特色系列深加工食品。二是增强重点企业生产活力,提升主导产业支撑水平。加强生产调度和数据监测预警分析,定期掌握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形势,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,充分发挥重点骨干企业对工业增长的强大引擎作用。三是加强资金要素保障力度。用心搭建银政银企对接平台,拓宽工业企业融资渠道。四是充分发挥火马冲集中区集聚效益。全面落实与浏阳经开区 “飞地经济”合作。加大火马冲工业集中区建设力度,加大基础投入,把集中区建成辰溪的招商引资、高新产业发展的洼地,为全县经济发展带给新的支撑和发展动力。
(三)抓好项目工作,增强投资增长后劲。一是做好项目储备工作。认真研究梳理我县投资项目,高度重视项目储备工作,进一步调整充实项目库,切实把带动力较大的项目纳入省、市级建设盘子。二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帮扶工作。及时跟踪重点项目进展情况,努力推动火马冲工业集中区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。三是加强部门协调配合。注重部门沟通协调和配合,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互补优势,实现投资资源信息共享,协同做好项目及时入库工作,确保项目投资额依法纳统、应统尽统。四是继续巩固招商引资成效。进一步强化精准招商,强化工作对接服务,着力推动更多的产业投资项目早落地、早实施、早见效。
(四)加大“四上”企业扶植培育和申报入统工作力度。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积极完善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,鼓励大众创业,鼓励企业创新,不断培育新的“四上”企业。二是对全县企业中接近“四上”标准的企业,特别是商贸企业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优惠政策,重点培育,成熟一家申报一家,及时申报纳入“四上”企业联网直报系统。三是对发展状况良好,已达到或即将达到“四上”标准的大个体户,积极引导大个体户转型升级,实施“个转企”,再申报纳入“四上”企业联网直报系统。